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探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法律知识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探析

点击数:53 更新时间:2023-09-16

 
307719

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一、县(区)级劳动保障监察的机构编制不合理、体制还不完善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是一项行政执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行政区域内的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然而,县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设置上存在问题。由于合二为一的机构编制,执法机构与监督机构合并,导致在执法过程中执法客体要求听证时难以客观公正地进行听证。

此外,县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需要对区域内所有用人单位进行监察,但由于人员编制数量的限制,专职监察员数量不足,无法实现对全县所有用人单位的全面、细致监察。

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还存在种种阻力

(一) 人治思想的影响:由于长期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部分领导对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认识和作法存在模糊甚至错误的情况。有的领导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法律执行,导致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困难。

(二) 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一些领导担心对违法用人单位的查处会影响单位的形象和政绩,不支持劳动监察机构的执法行动,甚至对违法行为轻描淡写。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只重视领导的讲话和批示,忽视法律的规范,导致执法水平不高。

(三) 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作用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可有可无,不愿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建设上下功夫。一些企业在制定劳动保障规章制度时往往不征求职工意见,导致规章制度中存在违规条款。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起步晚,节奏慢,力度不够,影响不深。主要问题包括:对劳动合同的履行、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监察力度不够。

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导致一些企业制定了有损职工利益的规定。
  2. 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职能不强,导致企业不愿签订劳动合同或签订的合同内容不完备。
  3. 劳动保障监察办公条件差,执法监察手段落后,影响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4.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在合情与合法上处于两难境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格可能导致企业无利可图,但过于宽松又无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和改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用工单位管理人员的合法用工意识和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2.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处理工作,依法开展监察执法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 抓好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监察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技能。
  4. 改进监察执法手段,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办案条件,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延伸阅读
  1. 李某与劳服公司的劳动争议案件分析
  2.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权威与效力
  3. 绩效工资做多是否构成职务侵占?
  4. 辞职后劳动监察举报的效力
  5. 劳动监察与纪检委的区别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2.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起点在不同情况下的区别
  3.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4. 导读
  5.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6.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7. 散装食品索赔难点解析:标识不全问题较为普遍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