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0

 
375198
停薪留职是公司开出来的,有些员工并不太愿意,毕竟这样会让自己等同于失业,没有一点收入生活也会陷入困境中。那么,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怎么办?在工作中肯定是有员工会遇到强制停薪留职情况,这时可以查看具体的对策。

一、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在公司强迫员工停薪留职且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这是一种法律途径,旨在揭示公司变相苛扣工资的行为。

二、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公司强迫员工停薪留职的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劳动者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三、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针对公司强迫员工停薪留职的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另外,如果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于属于劳务欠款类的纠纷,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下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于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情况,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进行确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但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应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时,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延伸阅读
  1. 公司发工资是否需要工资流水合法?
  2. 顶撞主管扣一天工资合法吗
  3. 公司临时变更工作时间是否合法
  4. 劳务派遣公司如何和工厂合作
  5. 公司解雇与员工主动辞职的区别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未婚怀孕辞退赔偿标准是多少钱啊
  2. 未婚怀孕辞退怎么赔偿的
  3. 辞退裁员补偿金怎么算
  4. 辞退裁员补偿多少钱合适
  5. 劳动法辞退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6. 休息日加班补休算加班工资吗
  7. 提前休产假会扣工资吗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