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已有公司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在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内税收法案就规定,来自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利得可以按照长期资本利得而非普通收入课税,为此,一些公司引入了限制性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但美国企业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大行其道还是在20
当高层管理者被授予股票期权时,公司并没有现金流出,股东的激励成本就是给予管理者从股价上涨中分享部分资本利得的权利,而股价的上涨完全是股市运作的结果,这样,现有股东均可免于承受昂贵的直接激励成本。通过ESO,调动现有经理人的积极性,防止经理人的短期行为,
公司型基金又叫做共同基金,指基金本身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受益凭证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基金经理人负责基金资产的投资管理,托管人负责对基金经理人的投资活动进行监督。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基金公司与托管人之间有契约关系,托管人的职责列
经理股票期权制是20世纪西方国家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者报酬制度创新实践的一个成功范例,它对经营者提供激励,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按照经理股票期权制的运作机理,公司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理人员能否通过行使公司股票期权获得市场价格与执行价格的差额,因此
股票期权行权价的确定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现值有利法,即行使价低于当前股价;二是等现值法,即行使价等于当前市价;三是现值不利法,即行使价高于当前股价。美国国内税务法规规定,行权价不能低于股票期权赠与日的公平市场价格。为了防止经理人利用信息降低股价,可确定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股票期权计划,并开始向公司内部的高层经理人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经过多年的运作实践,到2006年末,我国沪、深两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其中有14家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已经开始正式实施。运用内在价值
作为企业管理层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是指企业所有者给予经营者的一种权利,经营者凭借这种权利在与企业所有者约定的期限内可以以约定的价格购买企业一定数量的股票,并在其认为合适的价位上抛出该股票以获得差价。目前,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89%己向经理人实施了
改革开放以来,为调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租赁制、委托代理制等形式发展到1994年在国有企业中推行的年薪制。而当被国外企业广泛采用的股票期权薪酬制走近我们时,才使
ESO以公司股份长期升值所产生的差价作为对经理人员人力资本的补偿,是对经理人员未来业绩的奖励。实施ESO可以形成风险与利益的对称,克服经理人的短视心理,鼓励经理人敢于承担必要的风险,提高公司未来价值,注重股东价值。而企业经营者在客观上有成为企业所有者的要求
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源于**公司的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中,董事会代表股东的利益,谋求公司的长远发展,而经理人员主要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公司的关键问题是要以最低的代理成本来激励出经理人员的最大代理效益。
经理股票期权的对象是经理人提供的劳务,在确认该项期权的同时,应同时确认报酬成本。因为公司为了获得经理人的劳务,向其赠与有价值的股票期权,符合费用定义的相关特征,故而应确认相应的费用。与经理股票期权相关的赠与日,授权日,行权日以及股权出售日。
从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可计量情况来看,1995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建议将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与行权股数都确定的日期作为计量日。因为在这一天,经营者股票期权的各种条款都已确定,其公允价值可以计算出来,且从这一天起,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开始发挥。至于股票期权在计
内在价值法是首先出现的基本计量方法,在1972年由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第25号意见书规定经理人股票期权采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计量并确认报酬成本。而对于条款不确定的经理股票期权计划,要求在财务报告日确认报酬成本,这样就会使不同期权计划的会计处理产生混乱和差异
股票期权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在美国。到九十年代时,股票期权已经在美国与西方的其他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1996年全球500家大企业中,有89%的企业采用了向经理人授予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目前,在国外一些大企业的总股本中,股票期权所占的比重正在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需要解决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效用最大化的问题,而股权激励机制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机制。(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