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7 更新时间:2023-10-19
保证人是在借贷双方约定下,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承担还款义务的责任人。保证人根据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可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
连带保证是指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无法偿还借款时,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人的”情况下的保证责任。当借款到期后,债权人没有收到还款时,债务人可以要求债务人或连带保证人进行还款,也可以要求双方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一般保证是指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况下的保证责任。债权人只能通过催款和诉讼的方式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经过强制执行后,如果债务人仍然无法清偿债务,则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注意:合同未明确约定保证类型的处理
如果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某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没有明确约定是连带保证还是一般保证的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保证人应该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保证人不能行使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下,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在判决书中明确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十九条,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案件简介:
债务人陆某于2008年3月24日向韩某借款30000元,并出具了一份借据给韩某,肖某作为保证人在该借据上签名。借据中约定:若陆某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借款到期后,陆某一直未还。为此,韩某起诉要求陆某与肖某偿还借款30000元。
案例分析:
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陆某限期内归还韩某借款,对陆某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由肖某承担保证责任。
案件简介:
被告杨丽凤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吴国忠借款人民币40000元,并在借款当日向原告出具了一张借条,双方在借条上约定了还款时间。保证人张信芳(杨丽凤之母亲)在该借条上签署了“如果债务人不履行义务的,保证人愿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意见。还款期限届满后,被告杨丽凤未能履行还款义务,因此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履行还款义务,并要求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法院依法判决张信芳对杨丽凤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律师分析: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16条,保证的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一般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
在实践中,当事人在签订保证合同时,往往没有明确写明保证人承担的是连带保证责任还是一般保证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下发的《关于涉及担保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的适用和保证责任方式认定问题的批复》,对于保证方式约定不明的情况,可以根据合同中的约定和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本意来确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以上是关于借贷中的连带保证人和一般保证人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