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对比及选择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交易 > 证券上市法律知识

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对比及选择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14

 
137174
内容摘要: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经理人的报酬计划,以其超越传统薪酬模式的优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企业也开始实施股票期权制度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本文通过对几种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选用公允价值法的优势及使用公允价值法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较为科学的结论。

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解析

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

股票期权是企业所有者向员工提供的一种权利,允许员工在一定时间内按照既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其经济本质是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享。

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经营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即股东希望经理人以最大化股东财富为目标经营企业。然而,由于经理人也有自身的目标,所以在实际经营中,经理人并不完全考虑股东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授予经理人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经理人在行权前没有任何收益,但行权后持有的股票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经理人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和行权价之间的差额收入自行决定何时出售行权所得的股票。股票期权对经理人来说是一项权利而非义务。在期权执行期限内,经理人可以选择行权或放弃行权。股票价格的波动给持有股票期权的经理人提供了未来收益的机会,这与股票价格和公司经营业绩成正比。这样,经理人的报酬与其管理业绩相联系,有效地提高了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并实现了对经理人的长期有效激励和约束。

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

一、内在价值法

内在价值是指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的差额部分。差额越大,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越高;相反,差额越小,该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越低。如果股票市价低于行权价,则认为该项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为零。

在运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时,企业会计部门首先应根据授予日当天的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来计算企业授予的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即: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 = (授予日股票市价 - 行权价) × 授予数量。然后,根据计算得到的股票期权内在价值确定企业应向经理人支付的补偿报酬成本。企业确认的补偿报酬成本应在经理人剩余的固定服务期限内平均摊销。由于股票价格的波动,应在股票期权有效期内的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重新确认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并对相关的补偿报酬成本和费用进行调整。

当行权期满时,如果经理人行权,企业会计部门应及时确认购股款收入,并支付普通股;如果经理人最终放弃行权,则冲销之前确认的相关报酬成本和股票期权;如果经理人中途离职,则丧失尚处于行权期的股票期权,企业会计部门应冲销之前确认的管理费用、股票期权以及尚未摊销的递延补偿性支出。

延伸阅读
  1. 新准则和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的关联和逻辑一致性
  2. 现金支票的会计核算
  3. 面对处罚,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罚措施
  4. 伪造会计凭证和编制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处罚
  5. 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混同的原因分析

证券交易热门知识

  1. 一、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2. 建筑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的种类
  3. 拟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定义和特点
  4. 公司债券佣金的定义和形式
  5. 什么是超金边债券
  6. 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的具体罪名
  7. 证券上市的优点及意义
证券交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