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5
第一,转让的债权不得违背法律制止性规则
一、债权的可转让性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除了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根据当事人商定不得转让以及涉及抚恤金、抚育费、赔偿金等特定债权不得转让的情况外,其他债权均可以转让。
二、签署债权转让合同
债权转让可以通过签署书面转让合同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转让人直接向债务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进行转让。特别是对于涉及冲抵债务的债权转让,更需要签署书面的债权转让合同。转让方的债权人应当了解转让方所面临的债务人可能提出的抗辩,例如与货款转让相关的货物质量、售后服务和发票等问题,并查看相关的抵押合同、保证合同是否会影响相关权益的转让,并根据情况要求重新办理抵押注销或重新保证。
三、债权转让通知
无论是否签署债权转让合同,债权转让都应当通知债务人,否则对债务人不产生债权转让的法律效力。具体操作应由债权人出具书面的《债权转让通知》,并由债权人通知债务人,或者由债权人委托受让人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一经通知,即使不签署书面合同,原债权债务关系消灭,债务人应当履行债务并将法律效果转移给受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