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4-25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薪酬制度,与金融衍生工具中的股票期权不同,它是指“经理股票期权”(Executive Stock Option,ESO)。ESO的主要内容是:公司董事会下属的薪酬委员会授予经理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选择权。经理人持有这种权利,通过在规定的时间以规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行权),可以获得股票市价和行权价之间的差价。这种制度将经理人的个人利益与股东权益的市场体现即公司股价联系起来。
股票期权的具体条款已在一份法律合同中明确规定,包括购买股票价格、行使期权的条件、时间以及期权的有效期。例如,某先生于1999年1月1日被某公司授予10000股的股票期权,价格为5元/股,行权期为4年,每年可行权2500股,期权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这是一个简单的股票期权的例子。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与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避免了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行为短期化倾向,使经理人员从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出发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西方许多国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行。
从股票期权的分布程度来看,早在1974年,全球前500家大工业企业中就有52%的公司实行ESO制度;到1986年,有89%的公司向高级管理人员实行ESO制度;1990年后,这一比例仍在上升,并迅速扩大到中小型公司。据统计,在1996年评选的全球500家大工业企业中,有90%以上的企业向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股票期权的薪酬制度,并且股票期权在高级管理人员的年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股票期权在公司总股本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在美国,到1996年底,35家大公司的59名高级主管人员所拥有的股票(含期权)的价值已超过1亿美元,其中46人既非公司创建人,又非继承人。股票期权获得的报酬已成为美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公司如微软、英特尔、雅虎等,目前已大量采用经理人股票期权的薪酬制度。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公司也在进行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试验,并逐渐形成趋势。一些在香港上市的红筹高科技公司如联想、方正等,向高级管理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武汉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大股东,向其下属的某中商、某中百和某鄂商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实施以年薪制为主的股票奖励计划;深沪两地的一些公司也积极探索试验股票期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