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的相关规定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0-21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根据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行政诉讼法除了适用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外,还根据行政诉讼的特点,加重了被告(即行政机关)的举证责任,具体体现在第三十二条上。
被告的举证责任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以及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的证据收集限制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这意味着行政机关不能在行政诉讼开始后,再去收集本应在行政行为作出之前应该作的收集必要证据以作出行政决定的工作。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的管辖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规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管辖权。- 第十七条规定了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八条规定了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规定了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规定了当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条规定了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如果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向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报告,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