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0
(一) 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了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买受人在期限届满后未能取得房产证,出卖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 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尚未建成的房屋,买受人应在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取得房产证。如果超过90日未能取得房产证,出卖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三) 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已竣工的房屋,买受人应在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内取得房产证。如果超过90日未能取得房产证,出卖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购房者应在特定期限内取得房产证。即使合同中没有具体规定取得房产证的时间,期房的购房者也应在房屋交付使用后90日内取得房产证。否则,开发商也要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对于逾期办理房产证的行为,违约金具有惩罚性。
我国对逾期办理房屋权属证书的违约责任规定较为明确。如果当事人双方有约定,应按约定来办理。如果没有约定违约金或损失数额难以确定,应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付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进行计算。
对于违约金约定过低的情况,买房人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1. 在能够证明逾期办证损失的情况下,买房人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违约金。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买房人可以要求增加违约金。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实际损失额。
2. 如果买房人无法确定实际损失,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来计算违约金。
逾期办理房产证会严重影响买房人的权益。我国房地产登记采取成立要件主义,即只有在登记之后才能认为房地产权利的转移或设立已完成。因此,在办理房产证之前,买房人只能得到债权的保护,而无法得到物权的保护。逾期办理房产证会影响买房人的权益实现,包括无法办理房屋抵押登记、无法随时出售房屋以及面临房屋被抵押或再次出售的风险。
房地产开发商逾期办理房产证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多是由于开发商存在过错所导致。例如土地使用手续不合法、未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违章建房、无法提供竣工验收证明等。这些原因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商无法及时办理房产证。
买房人往往难以证明逾期办证的实际损失,增加了举证难度和成本。例如,买房人可能因生活或工作变故急需资金,如果房屋具有权属登记证书,就能顺利抵押或出售房屋。但对未办证的房屋,买房人无法抵押房屋,出售价格也会打折扣,这可能导致买房人失去投资机会。然而,买房人很难确定这种损失的具体金额,且举证难度和成本较高。
如果违约金约定过低,可以参照司法解释的标准进行维权。这样既有利于维护买房人的合法权益,减轻了举证难度,也督促房地产开发商依约办理房产证手续,同时有利于司法实践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