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规范劳动关系怎么执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判决规范劳动关系怎么执行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11-25

 
73622

劳动关系的定义

劳动关系是指依法确立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的恢复方式

当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判决应当恢复劳动关系时,员工和企业的劳动关系自该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自然恢复。恢复的效力溯及到用人单位一方违法解除之日。在这段时间内,员工应当获得足额的工资待遇和相关福利的补发。劳动关系的恢复并不需要用人单位的同意,这是一个误解。劳动关系的恢复和劳动关系的履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使劳动关系恢复了,双方仍然需要履行劳动关系中确定的权利义务。在某些情况下,用人单位的态度可能导致劳动关系的履行困难,但这并不改变双方仍然具有劳动关系的事实。

拒不执行时的劳动关系恢复方式

当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并且仲裁委员会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恢复劳动关系时,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者可以选择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直接返回用人单位上班。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在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需要编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以及对方的资产情况。在强制执行阶段,执行法官会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主要关注房产、车辆和银行账户。如果没有发现财产,法官会要求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如果申请人不提供线索,法官可能会发出中止强制执行的裁定书。只有在申请人提供财产线索后,强制执行才会恢复。

延伸阅读
  1. 不服劳动关系认定的起诉时效
  2.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3. 劳务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4. 什么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
  5. 如何提高有关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审判质量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2. 实习期是否应该支付工资
  3.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4.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5.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6. 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的补偿标准
  7.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