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2-04
劳务纠纷不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而应适用《民事诉讼法》。
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以下劳动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补缴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申请不适用劳动仲裁,而是由社保局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处理。
在确定自己的案件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后,需要准备以下申请材料:
对于群体性案件(劳动者十人以上),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如果聘请了律师,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准备好材料后,前往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窗口递交上述材料,申请立案。仲裁委收到材料后,一般会在5日内确定是否立案。
仲裁委受理案件后,会组成庭并安排开庭时间,将相关材料和开庭通知书分别送达给双方当事人。劳动者收到开庭通知书后,应准备好证据材料原件,并按时出庭参加庭审。如果收到被申请人的答辩书和证据材料,需要提前研究以便在庭审时针对答辩进行辩论。
庭审时,仲裁委会首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才会正式开庭审理。庭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庭审调查、庭审辩论、最后陈述、调解或裁决。参与庭审时,应根据仲裁员的提问和指挥回答问题。
庭审结束后,仲裁委一般不会当庭裁决,而是需要一定时间。仲裁委作出裁决后,会通知当事人去取得仲裁裁决书,有些情况下也会直接寄送。
仲裁裁决书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终局裁决,用人单位对该裁决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只能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劳动者则不受此限制,对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种是非终局裁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该裁决不服的,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