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纠纷发生后的调解期限及相关规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7-16

 
40731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纠纷之后,劳动者就纠纷事宜去申请仲裁,仲裁庭会主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进行调解。为了能够把握更加主动的位置,也有很多人关心劳动纠纷发生后调解期限是多久?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的调解期限通常为30天。根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调解委员会应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的30天内结束调解。如果在期限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将视为调解不成。

常见的劳动纠纷类型

1. 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

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职工以及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情况可能会引发劳动纠纷。

开除是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屡教不改、不适合在单位继续工作的劳动者进行的最严厉行政处分措施。除名是用人单位对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者1年以内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劳动者进行的一种行政处分措施,用人单位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将被解除。辞退是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规章、规程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但不符合开除和除名条件的劳动者进行的一种行政处分措施。在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后,劳动者仍然没有改正错误,用人单位依法解除与其的劳动关系。辞职是劳动者主动辞去原职务,离开原用人单位的行为。自动离职是劳动者自行离开原工作岗位,并自行脱离原工作单位的行为。上述情况均会导致劳动关系的终止,并成为产生劳动纠纷的重要原因。

2. 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为确立劳动权利义务关系而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过程中,都可能引发劳动纠纷。

延伸阅读
  1. 工伤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2. 日常法律事务
  3. 我市一家企业成功调解涉外劳动争议案件
  4. 女职工生育保险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法
  5.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劳动争议过了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2.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3. 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
  4. 劳动争议前置程序的运作方式
  5. 公司承诺的年终奖不发怎么办
  6. 律师解答:公司违约应支付赔偿金
  7. 一、口头解雇的法律维权途径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