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8
在现实生活中因劳动关系产生的民事纠纷是非常多的,劳动者与有人单位产生劳动纠纷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的,而调解的途径是比较多的,那么劳动纠纷调解应该找什么人?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当事人有权选择不同的调解机构进行调解。常见的调解机构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劳动调解仲裁机构,其中劳动调解仲裁机构一般由代调解仲裁机构来进行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以下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可以由工会成员担任或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主任可以由工会成员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 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乡镇、街道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劳动调解仲裁机构调解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公道正派:调解员应当具备公正、廉洁的品质。
- 联系群众:调解员应当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劳动争议的实际情况。
- 热心调解工作:调解员应当对调解工作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劳动纠纷的调解。
- 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调解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调解工作。
- 成年公民:调解员应当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