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11

 
76782
很多人不懂劳动诉讼时效是什么,其规定是怎样的,从而导致错过诉讼时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规定,欢迎阅读。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在我国被视为诉讼的前置程序,因此在进行劳动诉讼之前,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当然,有些劳动争议可以直接进行诉讼,无需经过仲裁程序。

二、仲裁时效的规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的计算起始日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根据前款规定,仲裁时效期间可以因以下情况中断或中止:1. 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相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中断仲裁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2. 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被中止。一旦中止原因消除,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申请。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规定
  2. 工伤保险待遇补差额属劳动争议吗
  3. 劳动仲裁输了可以打几年
  4. 没有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诉讼时效怎么算
  5.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断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民事调解书有有效期吗
  2. 有责底薪违法吗
  3.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4.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谅解书怎么写
  5. 在政府安排的公益性岗位被解雇有补偿吗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