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理由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理由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9-26

 
43201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产生涉外纠纷的,当事人可以按约定申请仲裁解决纠纷,仲裁机构作出仲裁裁决后,当事人要执行裁决书,那么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有什么理由?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当事人未订有仲裁条款或达成书面仲裁协议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涉外仲裁裁决是基于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进行的。如果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未达成书面仲裁协议,那么仲裁裁决就没有依据,因此无法执行。

二、被申请人未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

根据仲裁法和涉外仲裁机构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仲裁委员会中选定仲裁员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仲裁员。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被申请人未得到指定的仲裁员或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例如不可抗力或重病等,导致被申请人未能陈述意见,仲裁裁决就无法执行。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

根据涉外仲裁规则的规定,仲裁庭应由当事人选定的或仲裁委员会主席指定的仲裁员组成。裁决应根据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意见可以作为记录附卷。如果仲裁庭不是由当事人依法选定的仲裁员组成,或裁决是少数仲裁员的意见,那么该裁决就无法执行。

四、裁决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范围或仲裁机构无权仲裁

仲裁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如果当事人未协议交付仲裁的事项,仲裁机构就无权仲裁。即使作出了裁决,法院也不能执行。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以及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进行仲裁,仲裁委员会也无权仲裁。否则就属于违法裁决,人民法院不予执行。

五、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如果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就会裁定不予执行。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可以是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规范,也可以是损害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是否违背公共利益由人民法院认定。

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时,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 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 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三)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

(四)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延伸阅读
  1.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程序
  2. 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3.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和不予执行程序
  4. 当前我国国内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5. 拿到判决书后的债务追偿程序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劳动争议调解书生效后起诉是否受理的法律规定
  2. 行政诉讼法对被告的举证责任和行为作了明确规定
  3. 公司未缴纳社保的强制执行程序
  4. 不服交通事故认定书应采取的措施
  5. 申请法官回避的时限
  6. 找不到受害人如何判刑
  7. 仲裁程序——劳动争议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