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2-03
在仲裁裁决作出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撤销该仲裁裁决。同时,在执行程序中,被申请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不予执行该仲裁裁决。
无论是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还是被申请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都必须提供证据,以证明该涉外仲裁裁决满足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的规定。
对于当事人提出的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人民法院应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核实。合议庭的审查核实包括确定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当事人是否具备资格,并核实当事人是否提供了证据以及该证据是否能够证明仲裁裁决存在被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法定事由。
一旦人民法院经过审查核实后认为不具备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条件或法定事由,应当裁定驳回当事人的申请。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仲裁裁决应当被撤销或不予执行,必须遵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预先报告"的规定。
根据1995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处理与涉外仲裁及外国仲裁事项有关问题的通知》,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我国涉外仲裁机构裁决时,如果人民法院认为该涉外仲裁裁决满足民事诉讼法第260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就必须在裁定不予执行之前向本辖区所属的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同意不予执行,应当将审查意见报送最高人民法院。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后,方可裁定不予执行。
此外,根据1998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撤销涉外仲裁裁决有关事项的通知》,一方当事人按照仲裁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我国涉外仲裁裁决时,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该涉外仲裁裁决满足民事诉讼法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之一,就必须在裁定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之前向本辖区所属的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同意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应当将审查意见报送最高人民法院。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后,方可裁定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此外,受理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如认为应予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应在受理申请后30日内向所属的高级人民法院报告。如果高级人民法院同意撤销裁决或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应在15日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以严格执行仲裁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