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TAC一仲裁裁决在香港得到承认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9-22
保得工程有限公司申请拒绝执行仲裁裁决再次失败
终审法院推翻上诉法院决定
1999年2月2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推翻了上诉法院的决定。上诉法院于1998年3月10日以违反公共政策为由撤销了下级法院要求执行保得工程有限公司与某进出口公司之间的仲裁裁决的决定。
保得工程有限公司的申请理由
保得工程有限公司根据香港仲裁条例第44(2)(C)条的规定,以CIETAC仲裁庭指定的专家在河北工厂进行设备鉴定时某进出口公司有代理人在场,而保得工程有限公司没有代理人在场,因此未能进行合理的陈述。1997年5月15日,法官驳回了保得工程有限公司的申请。
北京中院和终审法院的裁决
在此之前的1997年1月23日,北京中院驳回了保得工程有限公司撤销CIETAC仲裁裁决的申请。北京中院认为该裁决符合法律规定,仲裁程序的进行也符合仲裁规则的规定。终审法院认为此案的关键问题在于保得工程有限公司未出席在河北工厂进行的设备鉴定。专家是由CIETAC仲裁庭指定的,并出具了鉴定报告。首席仲裁员也参加了现场调查。保得工程有限公司的代理人声称曾与某进出口公司的雇员接触。
关于违反仲裁规则和中国仲裁法的指控
上诉法院认为此案中有违反仲裁规则第32条和中国仲裁法第45条的行为,但MASON法官对此提出了质疑。他指出第32条要求开庭审理案件,而仲裁庭确实在1995年10月10日进行了开庭审理,且没有证据表明后续发生了与第32条相矛盾的事情。此外,仲裁法第45条规定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有权质证,但保得工程有限公司未行使其对专家报告进行质证的权利。
关于公共政策和终审法院的判断
MASON法官进一步讨论了涉及的法律问题。他提出问题,即保得工程有限公司未向北京中院主张由于首席仲裁员与一方当事人私下接触,执行裁决将违反公共政策,那么保得工程有限公司是否因此不得向终审法院提出这一主张。根据香港仲裁条例和1958年纽约公约的规定,他指出仲裁的主要管辖功能在于有监督管辖权的法院,而非执行法院。他认为阻碍当事人在执行法院拒绝执行裁决的理由与纽约公约所依据的原则相矛盾,因为不同的管辖范围有各自不同的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