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法律规定及相关事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的法律规定及相关事项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11-04

 
332069

与劳动仲裁有关的法律规定

处理涉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动争议纠纷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适用本法。因此,涉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应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确定一裁终局标的额标准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争议,其金额不得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将作为终局裁决。一般来说,应以当事人申请仲裁时提出的各项请求的总金额为标准,确定该申请是否属于一裁终局的范围。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新受理的案件应根据新标准来确定裁决效力,调整自最低工资标准公布之日起生效。

确定一裁终局事项标准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对于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引发的争议,仲裁裁决将作为终局裁决。因此,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所产生的纠纷属于一裁终局的范围。

处理既有一裁终局又有非一裁终局事项的争议内容

当事人在同一起仲裁案件中的争议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既包括法定一裁终局的争议,又包括非法定一裁终局的劳动争议事项时,一般不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条关于终局裁决的规定。当事人双方对裁决内容不满意的,均可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提起诉讼。

处理劳动者起诉一裁终局裁决,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的情况

根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对一裁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之前,中级法院不受理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因为劳动者一旦起诉,仲裁裁决将失去法律效力,用人单位的撤销申请也就没有意义。因此,如果劳动者起诉,基层法院应对整个劳动争议进行全面审理。如果劳动者在起诉后撤诉,并经征询用人单位意见,用人单位要求继续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并继续审理整个案件;如果用人单位认为不需要继续审理,可以准许劳动者撤诉,仲裁裁决将相应产生法律效力。

处理劳动者申请执行一裁终局裁决,用人单位申请撤销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
  2. 签订劳动合同后是否可以随意降薪?
  3.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
  4. 要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
  5.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仲裁的适用范围及标准
  2. 仲裁裁决的方式
  3. 村支书花钱买选票的处罚
  4.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5. 法院判决终结案件对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影响
  6. 合同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7. 没有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个人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
  2.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起诉状范本
  4. 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