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引发选举法修改与人权建设的讨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选举法法律知识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引发选举法修改与人权建设的讨论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1

 
387178
适时修改选举法以实现城乡居民选举权利的平等,是提高农民人权的鲜明标志,也是我国人权状况不断改善的鲜明标志。

民主政治建设与人权进步

近30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正在有序发展,其中人权建设的进步是显著的。将“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公民宪法权利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人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将其具体化为公民的一系列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才能真正实现“尊重”和“保障”。在所有这些具体的公民权利中,公民的平等选举权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平等的选举权不仅是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其他公民权利的根本前提和必要基础。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被广泛认为是我国人权发展的重要举措。

选举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此次选举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改变了现行选举法中农村与城市按照“4∶1”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规定,修改为按照城乡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草案将原选举法的第十二、十三、十四条合并为第十四条,并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本级选举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第二,草案对适当提高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比例进行了修改。第三,对选举程序中的一些技术性规定进行了修改或补充。

从“4∶1”到“1∶1”的变化

人们普遍关注选举法修正案中由“4∶1”到“1∶1”的变化。原先的“4∶1”明显凸显了农村公民和城市公民在选举权实现上的差异。尽管他们拥有“同票权”,但这种“同票”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高达四倍之多。这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医疗、交通等事故赔偿中的“同命不同价”,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医疗待遇、招生考试等领域中城乡之间巨大的待遇差异,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财政资金分配、国家物资调拨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某些不同待遇。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劳动仲裁当事人的请求权
  2. 专家认为:修改选举法将开启中国纵向民主新时代
  3. 新规定对村干部选举的要求
  4.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没有溯及力
  5. 公司拖欠工资仲裁未调解成功后的法律解决途径
  6. 差额选举制度的意义与实施
  7.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引发选举法修改与人权建设的讨论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