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10-09
根据仲裁法和国务院文件规定,国内仲裁机构可以受理涉外案件。目前国内有200多家仲裁机构,是否有必要开展涉外仲裁业务应由当事人和市场决定。
商事仲裁具有国际性特点,应与国际商事仲裁通行做法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不应拒绝国际通行作法,另搞一套行政仲裁。
研讨开展涉外仲裁业务需要以国际上的优秀仲裁机构为标准,按国际通行做法做好国内案件。
涉外案件的当事人来自与我国法律制度、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地区。
受理涉外案件不仅意味着案件类型和案件量的增长,还会促使仲裁工作产生质的转变。
北京仲裁委员会于2002年初提出将自己建成“在国际上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仲裁机构”。这一目标的提出有三层考虑:一是为了改进工作,寻找与国际知名仲裁机构的差距;二是激发创业热情;三是促使改革措施实施。
为了实现国际化发展目标,北京仲裁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限制主任和工作人员不做仲裁员、提高仲裁员聘用标准、实行仲裁员专业培训制度、实行秘书工作年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