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02
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优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不能对抗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
出租人基于与第三人的亲属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以低于市价出卖房屋,而离开该人身关系,出租人则不愿出售房屋的,一般情况下承租人不能享有优先购买权。
承租人仅租赁部分房屋,而出租人出售整体房屋的,承租人也不是当然可以行使优先购买权。
出租人赠与他人房屋、房屋被强制征收、征用、招标形式出卖、被强制执行等情况下,也限制了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行使。这些限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出租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优先购买权的行使不损害出卖人的实体利益,同时不剥夺其他人的购买机会。
放弃优先购买权可以采取明示或默示的形式。
出租人向承租人作出出卖房屋的意思表示后,或者承租人知道房屋出卖事实的,承租人明确表示不予购买。
出租人向承租人作出出卖房屋的意思表示后,或者承租人知道房屋出卖事实的,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没有买受争议房屋的意思表示,或表现为积极为出租人寻找买家,承租人另行寻找租赁房屋等。
优先购买权制度确实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利益,但需要严格限定其适用范围和行使条件,以平衡出卖人、第三人和先买权人之间的利益。
首先,优先购买权一般适用于不动产,对于共有的动产或价值较低、市场易获得的物品,无需赋予优先购买权。
其次,法律应明确限定优先购买权产生的基础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
再次,对于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法律应明确规定"同等条件"和"行使期限",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只有这样,优先购买权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保护先买权人特殊利益、促进交易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