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3-24
土地租赁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通过契约将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转让给他人的权能。租赁者称为土地租赁权人,也就是承租人。土地租赁权人不具备对土地的部分处分权,承租人对土地的使用条件是依据土地出租人的意愿而规定的。土地租赁权人在未经出租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方式将承租的土地再次转让。
土地租赁一般可分为有期限的和无期限的两种。我国目前法律没有规定土地可以无期限租赁,而只规定实行有期限租赁。在农村,土地转包实际上是一种有期限的土地租赁,出租方是土地承包者,即集体土地使用权人。除了收取承租人缴纳的地租外,出租方还需履行与集体的承包合同。
土地租赁权人具有以下权利:
土地租赁权人有权占有租赁物并使用其获取好处。
土地租赁权人在租赁期满后,有权与出租人续签租赁合同。
土地租赁权人在出租人决定将土地出售时,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土地租赁权人对未到期的租赁行为具有对抗权,即土地使用权的买卖不能破坏租赁关系的有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行为,将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令限期改正,违法所得将被没收,并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