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执行的国内仲裁裁决的理由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不予执行的国内仲裁裁决的理由有哪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28

 
176461
仲裁是由两个人商量之后交给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个人,由他(她)对事情进行评判和裁决的一种方式。那么这些裁决是不是都会通过然后被予以执行呢?国内仲裁裁决的理由有哪些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提供有关解答,希望给您提供有关帮助。

国内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理由

一、不在仲裁范围内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不在仲裁范围内,从而不予执行。

二、违反仲裁程序

如果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了法定程序,即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违反仲裁程序,从而不予执行。

三、裁决证据的真实性问题

如果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或者一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存在裁决证据的真实性问题,从而不予执行。

四、仲裁员违法行为

如果仲裁员在仲裁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决的行为,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仲裁员违法行为,从而不予执行。

五、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如果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即裁决违背了公共利益原则,那么裁定不予执行。

六、重新申请仲裁或起诉

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裁决执行的中止和终结情形

一、执行中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执行中止的情形包括: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二、执行终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执行终结的情形包括:申请人撤销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三、中止和终结裁定的生效

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在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

延伸阅读
  1. 仲裁裁决怎么去申请强制执行
  2.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重新仲裁
  3.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错误怎么办
  4. 以公共秩序为由拒绝ICC仲裁裁决案例分析
  5. 劳动纠纷违法协议作出的裁定是否有效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聚众斗殴索赔问题解析
  2. 聚众斗殴:是否赔偿能解决纷争?
  3. 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可以仲裁吗
  4. 商标侵权纠纷可以仲裁吗
  5. 可以同时申请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投诉吗
  6. 劳动仲裁工资流水要几年的
  7. 知识产权案件能否约定仲裁管辖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