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6-28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或者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不在仲裁范围内,从而不予执行。
如果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了法定程序,即未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违反仲裁程序,从而不予执行。
如果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或者一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存在裁决证据的真实性问题,从而不予执行。
如果仲裁员在仲裁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决的行为,那么仲裁裁决将被认定为仲裁员违法行为,从而不予执行。
如果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即裁决违背了公共利益原则,那么裁定不予执行。
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执行中止的情形包括: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执行终结的情形包括:申请人撤销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在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