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公摊面积应注意的事项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5-14
开发商对于公摊面积这个问题上似乎很少对消费者坦诚布公过,而更多的消费者也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忽视会给开发商留下多少操作空间。手心律师网小编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公摊面积的注意事项,也提醒大家不要被开发商忽悠了。
房屋公摊面积的法律事项
1、公摊面积不能盲目追求低消费者对低公摊的追求有时存在盲目行为。然而,公摊面积与居住舒适度密切相关,不能只追求低公摊而忽视其他因素。降低公摊面积的方法包括减少楼梯宽度,甚至将宽度缩小到不能同时容纳两个成年人,并减少走道宽度。同一建筑面积的楼房,设计为一层两户的板式楼,南北通透,舒适度最高,但公摊面积肯定比一层四户的高。消费者在购房前应注意开发商是否按规定公示项目的公摊比例,并实地查看住房的公共区域是否合理设置,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也要注意是否注明了公摊面积。设计单位在开发商的要求下,为了降低公摊面积而牺牲住宅品质。例如,为了降低公摊面积,设计单位减少了公共用房配建规模,甚至不做配建,或让七八户业主共用一部电梯。然而,开发商为了提高住宅档次,常常在住宅楼入口设计入户大堂,这也会增加公摊面积。我们希望开发商能真正将公摊面积用到实处。
2、“零公摊”不可信一些开发商打出“零公摊”的销售噱头,通过送入户露台等方式,将送的面积“对冲”公摊面积。然而,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哪些面积要计入公摊,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零公摊”住宅是不存在的。
3、实际公摊面积高于开发商提供的数据一般情况下,开发商向客户提供的公摊面积是最低的,但实际交房时公摊面积会有所差异,有的高出一定百分比,有的略低一些。一般来说,实际公摊面积会更高一些。例如,某房子的面积为130平方米,开发商不会告诉购房者具体的百分比数字,而是直接告诉他们是24%。然而,在交房时,住宅的公摊面积可能会高于这个数值。
4、开发商故意引导消费者忽略公摊面积一般来说,开发商会在开盘当天公示住宅的公摊比例,但这些公示通常放在较不显眼的位置。购房者往往会忽略这些公示,最后即使想找开发商也无济于事。因为根据相关规定,一定的公摊差异是允许存在的。
公摊面积计算方法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此外,在公摊面积方面,购房者应注意:外墙隔墙量中线,套内墙体全计算;阳台区分封闭与否,封闭部分全算,未封闭部分计算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