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期限怎么计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期限怎么计算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2-10-13

 
225680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行为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关于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期限怎么计算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期限的计算方式

1. 行为发生日起计算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期限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2. 行为终了日起计算

如果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具有连续或继续的状态,期限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对象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以下单位违法的,单位职工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1. 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适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 职业中介、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如果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不依法办理许可,没有取得相应资格的单位擅自从事职业介绍、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培训等活动欺骗劳动者,扰乱劳动市场秩序,劳动者可以依法投诉举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应当受理并查处。

3.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其职责,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施。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单位只有在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下,才属于劳动保障部门的管辖范围。例如,单位招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属于其他规定的情况则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

4. 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和个人

对于没有营业执照或已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却从事劳动用工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劳动保障部门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进行劳动保障监察,并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报以便查处和取缔。

延伸阅读
  1. 个人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吗
  2. 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3. 可以同时申请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投诉吗
  4. 劳动监察部门有执法权吗
  5. 劳动监察会罚款吗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停薪?
  2. 暑期兼职老板拖欠工资的法律解决途径
  3. 不支付加班费是否构成法律违规
  4. 劳动合同解除的赔偿金要求
  5.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6.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7.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