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部门有执法权吗
点击数:111 更新时间:2024-11-26
劳动监察是维护劳动法的重要措施,而劳动监察部门对劳动者的劳动投诉应该受理案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劳动监督部门是具有一定职权的,那么劳动监察部门有没有执法权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监察部门的执法权力
根据我国《劳动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监察部门具有执法权力,可以对违法的用人单位做出处罚决定。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八条规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调查、检查的结果基础上,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进行以下处理:
- 对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对应当改正但未改正的,依法责令改正或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
- 对情节轻微且已改正的,撤销立案。
如果发现违法案件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劳动监察部门应及时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如果涉嫌犯罪,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劳动监察的处理程序
- 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年度审查等方式。
- 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公务应由两名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人员共同进行,出示执法证件,并告知被检查单位监察的内容、要求和法律依据。
- 现场监察应制作笔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如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盖章,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人员应注明拒签原因。
-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向被检查单位下达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被检查单位应在十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 对投诉、举报或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 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投诉、举报或监察中发现的问题,应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并通知投诉人或举报人;
- 对违法事实不成立的,应终止检查,并及时告知被检查单位;
- 对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不予处罚的,应向被检查单位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被检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改正,并书面报告改正情况;
- 对违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应给予行政处罚的,应立案,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给予行政处罚;
- 对属于劳动争议纠纷的,应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
- 对属于其他行政部门职责范围的案件,应及时移送有处理权的部门依法查处;
- 对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立案查处的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特别复杂的案件,经上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查办使用童工或克扣及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案件中,如发现有关单位和个人有转移财产或逃匿迹象,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相应财物,用于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和抵缴罚款。
-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度审查时,应事先公告,被审查单位应自觉接受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