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工资福利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支付工资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23

 
383904

在劳动仲裁期间,是否应该支付员工工资,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1. 劳动关系是否存续

如果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单位应该支付员工相应的劳动报酬。

2. 员工是否提供正常劳动

如果员工在仲裁期间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单位不能因为员工申请劳动仲裁而扣除员工应得的劳动报酬。员工可以向单位要求支付正常上班的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员工可以在仲裁开庭时追加仲裁请求,要求单位支付工资。

如果在仲裁期间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员工不能要求支付工资。但如果劳动关系终止是由单位单方解除导致的,是否支付工资将取决于员工个人的诉求。如果员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得到支持,仲裁期间是有工资的。如果员工没有这样的诉求,而是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或赔偿,就不能再要求支付工资。

劳动报酬和维权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劳动者有权获得实际劳动期间的劳动报酬。如果工资被拖欠,劳动者可以选择通过提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该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要求支付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还要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些情形包括:

  1.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 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 安排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费;
  4.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受到刑事处罚。单位犯罪的,将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如果上述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1. 公司搬迁太远有补偿吗怎么办
  2. 施工总包欠薪劳务工资的解决方式
  3. 要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
  4. 公司解散能申请赔偿吗
  5. 第三方欠薪问题,发包方的责任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计算加班费的,是月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2. 公司解雇怀孕员工的处理方法
  3. 什么条件符合拖欠工资
  4. 辞退经济补偿金工资怎么发的
  5. 休息日加班补休怎么算工资
  6. 休息日加班补休有工资吗怎么算的
  7. 离职后单位一直拖欠工资怎么办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个人不服劳动仲裁起诉状范本
  2.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欠薪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