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合同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2-03-22

 
215275
行政合同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单方行为,而行政合同是双方行为。关于行政合同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行政合同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合同不是具体行政行为。

2、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而行政合同是双方行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二、行政合同的特征是什么

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享有行政的权力。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而签订的,因此,当事人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没有行政主体的参加,不能称为行政合同。行政合同必须有行政机关参加并不意味着凡有行政机关的合同都是行政合同。

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如为了修建道路、桥梁、机场等公共设施,行政主体与企业签订的共同投资建设合同等。

3、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行政优益权。与民事合同主体签订合同是为了自身利益不同,行政主体签订行政合同是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维护公共利益。因此,行政主体对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民事合同主体不享有的行政优益权。具体体现为对合同履行的监督权、指挥权、单方变更权和解除权。当然,行政主体只有在合同订立后出现了由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或法律政策的重大调整,必须变更或解除时,才能行使单方变更、解除权。由此造成相对人合法权益损害的,要予以补偿。

4、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因为履行行政合同发生争议,受行政法调整,根据行政法的相关原则,通过行政救济方式解决。

延伸阅读
  1. 精神病人签订借贷合同的效力问题
  2. 加盟店职工的劳动合同签订主体
  3. 主体资格问题及履行能力
  4. 建设项目合同风险防范
  5. 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工伤与雇工损害赔偿之内容的比较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重视保障人权是宪法发展的共识
  2. 刑事诉讼的法律主体
  3. 全面、系统地进行认证
  4. 行政起诉状的合义、功能
  5. 行政诉讼中法官拒绝证据保全的处理方法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规定如下:
  7.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正规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2. 聘用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3. 退休(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4. 公司房屋租赁合同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