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口头合同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在我国口头合同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2-03

 
53310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进行民事活动的,为了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最好签订一个合同。合同的形式分为很多种,包括书面的合同和口头的合同。口头合同是比较随意的,那么,在我国口头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我国口头合同的法律效力

1、口头合同的有效适用情形

口头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或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等方式订立的合同。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自由市场购买食品、在商店购买服装等。现代合同法之所以主张不拘泥于形式,主要原因就在于口头形式的合同。对于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2、口头合同不宜采用的情形

口头合同属于不拘泥于形式的合同,即当事人以口头语言表达意思,而不是用书面形式表达合同内容。在法律未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达成一致,就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在即时交易中非常常见。它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但缺点在于当合同纠纷发生时,难以取得证据,很难判断双方的责任。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见稿原本规定,不动产转让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涉外合同以及价款或报酬超过10万元的合同,除即时交易外,也应采用书面形式。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要按照规定执行。

然而,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情况,例如10万元在深圳、上海的经济交易中并不属于巨额数额,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是巨额数额。因此,《合同法》第10条修改了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改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不动产转让合同、涉外合同以及价款或报酬在当事人认为数额巨大且不能即时清结的合同都不适合采用口头形式,否则在合同纠纷发生时,举证将会面临困难。

3、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

只要口头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没有使用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没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双方没有使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订立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合同的主体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该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

延伸阅读
  1. 签订的口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 合同能不能口头约定
  3. 电子版合同有法律效应吗
  4. 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是否有效
  5. 未在承诺期限承诺怎么办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设计图纸没有交接记录合同不成立吗
  2. 公司又成立个分公司如何签合同
  3. 签订合同时间有规定吗
  4. 合同日期大写还是小写
  5. 合同形式的概念
  6. 什么合同为格式条款合同
  7. 要约与承诺分别是什么意思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