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18
(1) 要约的内容必须确定和完整。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具体确定意味着要约的内容必须包含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此外,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模糊不清,以确保受要约人能够理解要约人的真实意图。最后,要约的内容必须完整,即具备使合同成立所必需的主要条件。由于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是为了订立合同,因此要约必须包含未来合同的主要条款。如果要约不能包含合同的主要条款,承诺人将难以作出承诺。即使作出承诺,由于缺乏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也无法成立。(2) 要约必须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要约可以由合同当事人的任何一方提出。然而,发出要约的人必须是特定的合同当事人。特定的合同当事人是指外界能够客观确定的人,其身份可以是法人或自然人,可以是本人或代理人。(3) 要约须是向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要约只有经过相对人的承诺才能达到要约人的目的,即订立合同。要约人通过要约表达了与谁订立合同的意愿。要约的相对人可以是特定的个人、企业、公司或商号,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4) 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并得到其承诺。
要约只有在送达给受要约人后才能为其所知悉,并对受要约人产生实际的拘束力。如果要约在之后的传递过程中丢失或未传递,不能认为要约已经送达。对话要约不存在送达问题,只要求要约人(包括其代理人)将要约内容告知受要约人以使其了解。对于非对话要约,要约的信件必须送达到受要约人能够支配的地方。至于受要约人是否实际拆阅了这些信件或文件,则不需要考虑。只有在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后,以真实的意愿作出承诺的表示,才能使要约真正产生法律效力。(5) 要约必须具备缔结合同的主观目的。
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但要约必须具备与被要约人订立合同的真实意愿。要约人主动要求与被要约人订立合同,这是要约与要约邀请的主要区别。只有具备上述五个要件,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要约,并使要约发出后产生应有的拘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