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变更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1

 
420180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就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是非常重要的,要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资等,那么单位能随意变动职工岗位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法第十七条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单位在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一旦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

根据上述规定,单位要变更职工的劳动合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 劳动合同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提出变更合同的条件;2. 必须遵守协商一致的原则,双方当事人在变更合同过程中必须对变更的内容进行协商,并在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进行变更;3. 变更合同的程序和内容都必须符合法律和有关规定,不得违反。

单位变动职工岗位的要求

若单位确因生产工作需要,需要变动职工的工作岗位时,必须先与职工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变动。如果职工不同意变动,单位应该做好思想工作,不能以行使企业自主权为由,强行在合同履行期间变动职工的工作岗位。即使在职工一方不同意的情况下,单位也不能作出停发工资、限期调离等决定。这样的行为既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构成了违约行为,单位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协议无法达成的情况

如果单位与职工就变更劳动合同无法达成协议,单位仍应履行原劳动合同的约定。

单位降低职工工资的法律规定

单位无权随意降低工资待遇

用人单位没有权利随意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如果单位仅以“经营困难、经济亏损”等为名逐渐降低员工的工资,员工有权利不接受。

工资的定义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约定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一些单位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较低的工资标准。然而,只要劳动者能提供证据表明每个月的实际工资高于劳动合同中约定的金额,那么在计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时,劳动者有权主张按月实际收入作为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月应得工资包括员工从用人单位获得的各种货币性报酬,例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延伸阅读
  1. 肇事伤人后不履行义务,车主与运输公司将被连带赔偿
  2. 公司搬迁太远有补偿吗怎么办
  3. 上海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多少钱大概
  4. 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书怎么写?
  5. 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标准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2. 工厂搬迁什么情况下才能赔偿
  3. 水库搬迁土地和房屋怎么补偿
  4. 公司跨省搬迁如何赔偿
  5. 工厂搬迁同一个市有补偿吗
  6. 如果公司搬迁不去,怎么赔偿
  7. 劳动合同到期续签规定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下载

  1. 餐饮业劳动合同范本
  2. 制造业设计岗劳动合同范本
  3. 模具设计劳动合同范本
  4. 盐城市新版劳动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