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7-30
保姆与雇主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家务服务雇佣关系,不同于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因此,在发生伤害纠纷时,不能适用劳动法,而只能根据过错原则来判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
雇主与保姆之间实际上是一种民事服务合同关系。我国将家庭保姆排除在劳动法之外。因此,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家庭保姆在工作时间受伤属于工伤,雇主与保姆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然而,这是一个误区。
雇主与保姆之间发生纠纷只能被视为民事争议。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人混淆了这种法律关系,常常使用劳动法的规定来看待双方之间的纠纷。然而,在承担民事责任方面,依据的是过错归责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是24小时保姆还是钟点工,如果保姆摔伤后雇主需要承担责任,那么雇主必须有过错,或者保姆因工作而受伤,这是基本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当事一方没有任何过错,也要承担责任。然而,这个规定只适用于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等损害赔偿案件。而雇主与保姆之间的人身伤害并不在此列。
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雇主与保姆在事前应明确约定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以及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通过这样的约定,一旦发生因工作或非因工作而受伤的情况,可以清晰地界定责任。
双方可以在服务协议中对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等进行详细约定。结合保姆照顾的不同对象,可以明确各个时段属于哪方的工作时间。此外,根据民法的约定优先原则,如果双方明确约定并发生纠纷,可以根据约定来区分保姆自身的过错和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
在雇佣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具有特定的人身关系。雇员在受雇期间,其行为受雇主意志的支配和约束。同时,雇主与雇员之间有着特定的利益关系,即雇员在受雇期间所实施的行为直接为雇主创造经济利益和其他物质利益,雇主承受这种利益,而雇员据此得到报酬。
正是由于雇员与雇主之间的特定关系,决定了雇佣关系具有与其他关系不同的显著特点:
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雇佣关系与其他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雇主无过错责任的基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时,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选择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选择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