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10
购买新房后,如果发现房屋开裂问题并要求维修,开发商和物业常常会推诿、拖延修理,让业主束手无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房屋开裂的开发商应制定修复方案,而业主应配合开发商进行维修。尽管现场维修会对业主的生活、工作和水电使用产生一定影响,但开发商应给予适当补偿,具体数额可以通过协议商定。为了确保尽快修复,减少业主的干扰和损失,修复工作应尽快完成。如果开发商逾期未修复,每逾期一日,应向购房者支付相应的补偿款。
购买的商品房出现裂缝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可避免的伸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等,另一种是可避免的沉降裂缝和结构裂缝等。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在居住使用的房屋中,0.3毫米以内的裂缝是允许存在的,且不会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
房屋的主体结构和基础的保修年限应为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而房屋墙体的保修年限为五年。在保修期内,开发商应对房产的质量负责。如果由于物业公司的管理和维护不当导致问题,物业公司应负责维修。
如果房屋出现裂缝而开发商未及时修复,业主可以自行修复,并有权向开发商提出赔偿请求。
购房后,房屋的共用部位(如承重结构、屋顶、外墙面等)和共用设施设备(如设备线路、上水管道等)的维修责任应由房管组织负责,维修费用由维修基金承担。共用部分的维修基金来源于售房单位提取的10%和购房人交纳的相当于购房款的1%,并专门存入银行,由售房单位专项使用。当维修资金不足时,由共同使用的房屋所有人按各自住房的建筑面积分摊。
自用部分和自用设备的维修责任和维修费用由房屋所有人负责和承担。例如,户门窗、内墙面、卫生器具等的维修。
如果上层房屋的居室、卫生间、厨房等部位及下水管道向下层渗水、漏水,由上层房屋所有人负责维修。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之间发生关于房屋使用和修缮等问题的纠纷时,应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请求房管组织或区县房管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