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及其规定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3
票据是有追索权,所以如果当事人拿不出钱的时候,可以向前手进行追索,但是追索权行驶是需要一定的期限,很多人担心期限过了它的权利就会消失。那么,票据追索权行使后,到期权利消灭吗?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这方面知识。
票据权利是一种特定的、重要的财产权利,与商事活动紧密联系,其产生和终止都依据法律的规定。为此,时效的规定对票据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的消灭时效
为了尽快地支付票据金额,解除票据债务人的责任,我国票据法对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的消灭时效做出了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 远期汇票:从票据到期日开始,如果在二年之内,持票人持续没有向汇票的出票人或承兑人提示付款的,则该票据权利丧失,票据债务人可以不再承担票据责任。
- 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从出票日起计算,持票人超过二年一直未向出票人或付款人要求支付票据金额的,则丧失该票据权利。
- 支票:持票人的权利从出票日起六个月内持续不行使的,则该张支票的权利即丧失。
票据追索权的消灭时效
为了防止追索权人在行使追索权和再追索权的过程中拖延时间,造成票据债务长期得不到了结,票据法对追索权的消灭时效也作出了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 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从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内不行使,则丧失该追索权。
- 被追索人清偿票据债务后:从清偿日起或发生清偿纠纷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内不向其前手行使再追索权,则该再追索权因此而丧失。
根据以上的规定,持票人或追索人一定要注意权利的行使期间,并在该时效内行使自己的权利,防止合法权利的丧失。
汇票追索权的行使条件
汇票追索权的行使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要求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同时具备,持票人方可依法行使该权利。
- 实质要件:即行使追索权的内在原因或条件,根据《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包括:
- 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
- 汇票到期日前,汇票被拒绝承兑的;
- 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 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
- 形式要件:一般要求具备三项形式要件:
- 持票人必须依有效的票据进行提示。无论提示承兑还是提示付款必须依有效票据进行,才能发生提示效力,在被拒绝时方可发生追索权。
- 持票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进行提示。根据《票据法》第17条规定的行使权利期限,分为三种:
- 针对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是2年;
- 一般前手的是6个月;
- 如果是票据债务人付款后获得票据权利而再行追索的,则为3个月。
普遍认为,这一期限属于消灭时效而非除斥期间,类似于民法上的诉讼时效。 - 持票人必须取得有关证明。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证明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但是,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