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票人想获得付款,须为付款提示,即向付款人或承兑人提示汇票,要求其付款。提示是付款的必经程序。持票人如在法定期间不为付款提示,对其前手丧失追索权。各国票据法规定的提示期限不尽相同。1)见票即付的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2)定日付款、出票后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付款人拒付电子商业承兑的,持票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使追索权向背书人、出票人追讨款项。第六十一条 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第三条 依照票据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票据被拒
票据时效是指持票人可以有效地进行票据权利的行使的期间。本文认为,保全票据权利的时效经过导致追索权的消灭,因而将之归入广义的票据时效。由此广义票据时效相应地也应包括行使票据权利的时效和保全票据权利的时效。票据时效制度可以使现有的票据关系迅速了结,以进行
一开始我们就谈到,追索权制度是票据法为了加强票据安全性、促进票据流通性而特设的一项制度。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在持票人对于追索权对象的确定上,法律允许任意选择和变更。其次,持票人虽已对票据债务人中一人或多人进行了追索,但这并不意味着未被追索的其他债务人就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商业承兑背书人是没有追索权的,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虽然《票据法》第65条规定了持票人丧失追索权的情况下仍可以要求承兑人或付款人承担责任的补救措施,以为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前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示催告的期间,国内票据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六十日,涉外票据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九十日。为了防止追索权人在行使追索权和再追索权的过程中拖延时间,造成票据债务长期得不到了结,票据法对追索权的消灭时效也作出了规定。
虽然同为请求付款的票据权利,但在行使过程中,追索权与付款请求权相比是处于第二顺序的票据权利。原因在于,付款请求权的对象是票据的承兑人或付款人,其承担的是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因此在主张票据权利、要求支付票款时自然首先应由第一顺序的义务主体加以主张。按《票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可以向出票人、或者承兑人主张权利。(三)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所谓无追索权,是指如果进口商在收到货物后拒付货款,出口商没有向进口商追讨货款的权利。因为出口商已经转让了这种权利而从福*廷公司获得了货款。福*廷公司在以固定的协议利率,对整个信用期限以贴现的形式,在扣除利息向出口商支付货款并取得票据后,即承担了向进口商
追索权的行使必须在票据法规定的期限内,并且只有在获得拒绝证明后才能行使。商业承兑汇票被拒绝承兑或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证明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但是,承兑人或者付款
收款人取得出票人发出的汇票后,即取得票据权利,一方面就票据金额享有付款请求权;另一方面,在该请求权不能满足时,即享有追索权。出票行为是单方行为,付款人并不因此而有付款义务,只有付款之权限。出票人委托他人付款,一旦该行为成立,就必须保证该付款能得以实现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票据追索权纠纷的诉讼时效并不是3年,票据持票人对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二年,而追索权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6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三个月。
即使失票人持法院的除权判决书,当出票人账户存款不足以支付票款时,付款人肯定拒绝付款,而失票人又不享有对出票人的追索权,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难以保障。商业汇票的付款人是受出票人委托而成为付款人,在承兑前并不负必须付款的责任,付款人可以不接受出票人的委托,因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票据到期后拒绝承兑票据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第六十二条 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一为持票人,持票人为最初追索权人,当所持汇票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或有其
汇票被拒绝付款后,汇票持有人是不能贴现的,,只有未到期的票据才能贴现,但票据持有人可以行使追过权,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一)汇票被拒绝承兑的;第五十三条 依照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出票人在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