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7-1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支票的追索权行使适用汇票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在汇票到期日前,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的情形包括:汇票被拒绝承兑、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或逃匿、承兑人或付款人被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九十三条规定,支票的背书、付款行为和追索权的行使,适用本法第二章有关汇票的规定。支票的出票行为,除本章规定外,还适用本法第二十四条和第二十六条关于汇票的规定。
票据制度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信用证和电子交易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商贸往来,但票据在当代贸易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这是因为票据具有良好的流通性。
为了加强票据的流通和保护票据权利人的利益,各国票据法通常设计各种制度。例如,票据行为的要式性使得受票人能够迅速取得票据权力;票据行为的无因性、文义性、独立性以及对人的抗辩的限制使得受票人取得的票据权利确定无疑;而追索权制度则对持票人的权利进行保障,以防止票据不被承兑或不获付款。所有这些制度设计都有效地保护了权利人的利益,最终促进了票据的流通。
由于票据是商事活动的工具,为了加强票据的流通和资金的周转,有必要促使票据权利人尽快行使权利,终结票据关系。票据时效制度可以迅速结束现有的票据关系,以便进行新的票据关系,从而加强了票据的流通,维护了商事交易的迅捷性。因此,票据时效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