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24
在手机、照相机产品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拍照越来越简单而方便了。有些人在拍照的时候就用了非法的方式,比如偷拍。那么,偷拍别人会被怎么处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人,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同时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1. 恐吓他人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2.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的行为;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
传播偷拍他人的隐私视频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还可能构成对受害者的"侮辱",从而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处罚
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根据法律可以进行治安处罚或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有以下行为之一的人,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者,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同时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
1. 恐吓他人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
2. 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
3.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
4. 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的行为;
5. 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
6.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
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的规定,除非权利人明确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实施以下行为:
1. 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 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4. 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5. 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 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最新资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除非权利人明确同意,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实施以下行为:
1. 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2. 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3. 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4. 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5. 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6. 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