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不佳导致解雇是否合法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法律知识

业绩不佳导致解雇是否合法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6-17

 
410580
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通常对于劳动者有业绩的要求,业绩往往和工资待遇进行挂钩的。有些用人单位经常以业绩不达标克扣工资和资金,甚至会开除劳动者。那么业绩不好被公司辞退合法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各位解答。

根据法律规定,仅仅因为业绩不佳而解雇员工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不能胜任工作的定义

根据《劳动法》,不能胜任工作是指员工无法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完成工作,或者无法完成与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相当的工作量。

调岗和培训的要求

即使员工无法完成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用人单位也有责任进行调岗或者培训,必须给予员工工作机会。只有在调岗或者培训后,员工依然无法胜任工作,才能够解雇员工。

员工如何维权

协商解决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协商解决争议问题,寻找解决劳动纠纷的具体方案。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此双方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劳动关系,对彼此有所了解。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协商达成自愿协议来消除隔阂。实践中,职工与单位经过协商达成一致解决纠纷的情况非常多,效果也很好。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协商,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申请调解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来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且了解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了签订和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引起的争议外,其他争议都可以由本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调解协议也没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

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程序。这一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的灵活快捷特点,又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提起诉讼,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程序

根据《劳动法》第83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常说的打官司。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和程序性,作出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延伸阅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 股权转让协议
  3. 政府违法征地的官司能打赢吗
  4.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及保护措施
  5.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和争议

劳动保障热门知识

  1.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2. 退休离职补偿金的标准
  3. 辞职后是否可以当天拿工资
  4. 公司经营不善裁员的补偿规定
  5. 劳动合同期间辞职的违约责任
  6. 新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规定是什么
  7.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赔偿金标准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解除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著作权(版权)侵权纠纷
  4. 图片侵权纠纷如何解决
  5. 被追债时遭遇非法拘禁
  6.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7. 房屋相邻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2.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
  3.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4. 出资不实股权转让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