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0
人在生病的生病的时候是一定需要进行休息的,而对于员工来说这个时候就需要请病假了,当然这个是与旷工有区别的,那么病假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病假领导不批算旷工吗?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下文中的知识可以帮助到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病假期间享有一定的权益保障。如果劳动者请事假而用人单位不批准,导致劳动者旷工不上班,用人单位可合法地将其视为旷工。然而,如果劳动者请病假并提供医院病历和住院证明,用人单位若将其视为旷工,则构成违法行为。
病假的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 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的支付标准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除非劳动者处于医疗期、孕期、产期或哺乳期内,或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或哺乳期结束。
- 对于长期病假的职工,如果在医疗期满后能够从事原工作,应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在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且无法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鉴定结果为一至四级的,应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鉴定结果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 劳动法中的“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住房和用人单位支付的伙食补贴,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保险福利。
- 如果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无法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放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请事假时可以合法地将其旷工视为违规行为。然而,对于劳动者的病假,用人单位若将其旷工则构成违法行为。劳动者在病假期间享有一定的权益保障,用人单位应根据相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并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和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