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06

 
363043
一些劳动者在试用期里被单位以无法胜任工作的理由而被单位炒鱿鱼了,在工作中很多人被辞退也都是这个理由,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质疑它的标准,那么,入职后发现无法胜任的认定,什么不能胜任工作?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能胜任工作"是指劳动者不能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任务要求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完成工作。企业在认定员工不胜任工作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招录环节

在招聘阶段,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招聘条件或录用条件,这些条件将成为认定员工不胜任工作的基础。

试用期与用工期间的绩效管理与考核

在试用期和用工期间,企业需要进行绩效管理与考核。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实质性的理由和程序是否正当将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认定员工不胜任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与优化

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动态化、证据化、流程化、表单化等程度对于顺利认定员工不胜任工作非常重要。

合理与合法、客观与主观的把握

由于人力资源及劳动关系的管理具有信任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其合理与合法、客观与主观、模糊与明确之间的平衡有时较难把握。

解除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在用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不能故意提高定额标准

用人单位不得故意提高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工作。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培训与调整工作岗位

在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不能马上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程序。只有在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仍不能胜任工作,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提供对员工进行具体考核并将考核结论告知员工的证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两次不能胜任工作承担举证责任。需要注意的是,调整工作岗位无需经过劳动者同意。

提前通知与经济补偿

即使满足了上述两个条件,用人单位在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之前,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同时,用人单位还需要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作年限的经济补偿金。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实习协议
  2. 人事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3. 劳务派遣工合同未到期时的裁员处理方式
  4.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员工离职后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
  6. 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
  7.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