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纠纷处理相关部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物业纠纷处理相关部门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8-08

 
318828

物业纠纷的处理途径及原因分析

一、物业纠纷的处理途径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出现物业纠纷可以向当地房地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处进行投诉,这个部门是负责主管物业行业的部门。在投诉之前要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采取口头投诉的方式,选择书面方式提交投诉更有效。

1、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进而解决管理纠纷。

2、由第三人调解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将纠纷提交给第三人,由第三人来主持双方进行协商,促成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一般调解可分为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比如可以由物业公司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3、提交仲裁机关仲裁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双方发生纠纷后,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依照物业管理公司中的仲裁条款或者纠纷发生后自愿订立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请有管理权的仲裁机构即物业管理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以解决纠纷。

4、投诉

业主可以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其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5、提起诉讼

业主通过以上四种方式仍无法解决纠纷时可以将纠纷诉至法院或直接向当地人们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以解决纠纷。

6、更换物业公司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让业主满意,则业主可以更换物业公司。

按照我国购房程序看,购房人要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同时在使用统一印发使用的格式房产买卖合同时,会有买方同意其购置的房屋由卖方或买方的物业管理公司代管的条款。因此,购房者须受到开发商为其选聘的物业管理公司所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约束,并接受其物业管理服务。因此在实践中,许多物业管理公司通常以此为由,主张业主无权更换物业管理公司。

《物业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广大业主有权选聘、解聘物业服务企业。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共同决定,但是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因此,作为小区的真正主人,广大业主有权重新选择物业管理公司为其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二、物业纠纷产生的原因

1、缺乏沟通与了解,业主对物业管理形成错误认识

我国住宅小区建好后,开发商都会先指定一家物业公司进驻小区进行物业管理,即所谓的前期物业管理。因此业主往往会认为开发商与其签订的物业服务企业两者是一体的,认为开发商遗留的问题理应由物业公司解决,由此产生很多矛盾。小区的业主群体是庞大而分散的,每个业主都有不同的想法与做法,而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是针对全体业主的,物业服务想要做到每个业主都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彼此协商,彼此妥协才能达成一致。因此,物业公司应该尽可能与业主多沟通、多了解才能和谐共处。

2、物业公司服务态度差,无视业主的正当权利和合理要求

在现实中,当业主遇到麻烦寻求帮助时,物业人员往往会采取推卸责任或置之不理或采用拖延战术。而许多物业人员的工作方式也很粗暴,不顾及业主的感受,引起业主的反感。结果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业主对物业不满而拒交物业费一物业公司收费不足,服务质量下降一引起更多业主的不满,欠费人数增多一物业公司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物业费诉讼中,最终的结果是使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隔阂更加扩大。

3、政府部门对物业公司和业主双方权利义务的监管、规范、引导不够

虽然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物业服务合同是彼此通过意思自治达成一致的,但物业服务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此政府应该予以相应的监督、管理与引导。在物业服务合同中,有时业主与物业公司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政府必须规定一个物业服务的指导价格,作为订立合同的参照或没有书面合同时物业服务的收费标准,并相应地明确物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可是,目前政府文件大多只规定了物业费指导价,而对于物业服务的内容和标准规定得不够明确和详尽,更没有规定判断物业服务情况的程序和机构。这就导致了物业公司索要物业费时有文件依据,但业主要求服务时却没有相应的依据,成为物业纠纷合理解决的最大障碍。

延伸阅读
  1. 物业维修纠纷处理是否属于民事纠纷?
  2. 物业公共收益纠纷处理方法及相关法律解析
  3. 物业纠纷处理程序及最终结果
  4. 管理费物业纠纷处理的原则
  5. 如何达到最佳物业合同纠纷处理结果?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地役权的法律性质
  2. 一、办理入住手续
  3. 地役权的设立时间
  4. 商品房住宅保修期
  5. 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
  6. 业委会:组织和权力
  7.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