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与物业纠纷处理措施详解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居民与物业纠纷处理措施详解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2-04

 
263320
导读:对于物业纠纷可以选择的处理方式有自行协商,请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介入调解,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物业公司或者业主都只能在法律的轨道内处理物业纠纷,如果有违法行为,可以报警处理。

居民与物业纠纷处理措施

一、处理措施

1. 自选协商和解:当事人各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纠纷。

2. 第三方调解:各方当事人可以请求第三人调解,或者请求政府主管部门行政调解。

3. 约定仲裁: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仲裁来解决纠纷。

4. 司法诉讼:当事人可以通过司法诉讼途径解决纠纷。

二、处理物业纠纷的原则

1. 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的合法原则:在处理物业管理纠纷时,应遵循适用法律的原则。除了符合基本法律规定和精神,如《房地产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还应尊重当事人依法设立的合同。

2. 维护合法的业主团体自治规约效力的原则:业主团体自治权和自治地位是法规确定的,因此在解决物业管理纠纷时,应承认和维护业主公约的效力,并贯彻执行。

3. 尊重协议和合同的原则:对于因合同和其他民事活动引发的纠纷,应重视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双方达成的合同和协议应作为处理纠纷的依据,尤其要尊重当事人关于纠纷解决方式的约定。

4. 保障社会公益优先实现和社会安定的原则:在处理物业管理纠纷时,需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教育当事人顾全大局,确保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不损害业主团体自治事业,不妨碍物业管理企业和有关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使管理权。

三、物业纠纷的诉讼流程

1. 原告起诉。

2. 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 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 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 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7. 判决宣告。

总的来说,居民与物业公司在处理物业纠纷时,可以根据具体原因灵活选择处理方式,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制度。例如,如果物业公司因业主不交物业费而采取停水停电等违法行为,业主可以向房管局投诉。

延伸阅读
  1. 物业纠纷处理相关部门
  2. 物业维修纠纷处理是否属于民事纠纷?
  3. 物业公共收益纠纷处理方法及相关法律解析
  4. 物业纠纷处理程序及最终结果
  5. 管理费物业纠纷处理的原则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地役权的法律性质
  2. 一、办理入住手续
  3. 地役权的设立时间
  4. 商品房住宅保修期
  5. 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
  6. 业委会:组织和权力
  7.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