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0-13
地役权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效益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地役权在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如果当事人要求登记,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的地役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地役权的法律依据是《民法典》。根据该法典第三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地役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效益。供役地指的是他人的不动产,需役地指的是地役权人自己的不动产。根据第三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地役权在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如果当事人要求登记,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的地役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地役权是为了使用自己的土地方便和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是一种支配他人土地以增加自己土地利用价值的他物权。在地役权法律关系中,需役地是因为使用他人土地而获得便利的土地,供役地是因为被他人使用而提供便利的土地。传统民法上的地役权关系主要出现在土地所有人之间,由于我国土地所有人仅限于国家或农村集体组织,因此地役权关系更多地出现在土地使用人、宅基地使用人等之间。
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等特点。相邻关系即不动产相邻关系,是指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行使权利的延伸或限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只规定了相邻权,对地役权未作规定。尽管两者都旨在充分发挥相互毗邻或临近的不动产的经济效益,因为不动产的利用而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物权制度,不能相互替代或包含。
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相邻权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是依据不动产权利而发生的法定权利,其成立即对抗第三人,无需登记即可产生效力。地役权的取得主要是依法律行为而取得,一般是基于当事人的合同约定产生,但这种行为属于物权设定行为,当事人双方应前往不动产登记机关进行设立登记。此外,地役权也可以通过遗嘱、继承或时效等方式取得。
相邻权是对相邻关系进行的最小限度调节,对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限制与扩展程度较少。地役权作为当事人双方超越相邻权限度而约定的权利,对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限制与扩展程度较大,并且能够运用其私法自治的特性来弥补法律规定的相邻关系内容有限的不足,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和其他不动产资源,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向对方提出更高的提供便利的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法律制度。
最后,在权利存续期间及有偿与否方面,地役权的存续期间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地役权的取得有偿与否也取决于地役权的设立方式和双方当事人的约定。相邻权由法律直接规定,存续期间是法定的,通常是无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