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纠纷申诉期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法律知识

土地纠纷申诉期限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7-23

 
428824
我们都知道,土地纠纷一般都是发生在农村,并且对于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来说,发生纠纷时很容易理亏,而且对于他们来说不了解与土地相关法律知识,可能会错过最佳的申诉时间。那么,土地纠纷申诉期限究竟是多长时间呢?针对这个问题,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土地纠纷申诉期限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知识

土地纠纷处理的原则如下:

一、依法处理土地纠纷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或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二、保护土地现状和合法权益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和在有争议的土地上兴建建筑物或变更附着物。

三、维护历史协议和乡规民约

对于已经达成有协议、协定或制定有乡规民约的情况,只要这些协议、协定或乡规民约不违背国家法律、法令和党的政策,应予以维护,可以适当调整其中不合理的部分。

四、合理处理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

对于过去因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应根据现行党的政策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根据党在不同阶段的方针和政策,合理处理纠纷,避免简单、武断、一概而论的解决办法。

五、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权益

对于因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应根据现行党的政策精神和法律规定,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应有权益。

六、临时使用单位的指定

如果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争议未解决,无法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第五款的规定维持现状时,土地管理机关有权指定临时使用单位使用,以保护争议的土地。争议双方都必须服从,并且不得借故破坏土地及其附属物,不得煽动群众闹事或以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占地。

七、实事求是原则

处理土地纠纷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历史变迁和现实使用情况,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纠纷。

八、维护公有制和合法权益

处理土地纠纷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维护单位或公民个人的合法使用权。

九、部门间协商合作

处理土地纠纷涉及各有关部门时,应与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正确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共同管好用好土地。

延伸阅读
  1. 农村土地纠纷处理方法
  2.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3. 土地租赁合同解除的情形
  4. 土地承包的经营权纠纷如何处理
  5. 涉外民事诉讼的司法协助:律师解读与实践指南

土地管理热门知识

  1. 土地纠纷申诉期限
  2. 邻居间的土地纠纷解决方法
  3. 宅基地间空隔属于谁
  4. 房屋租赁纠纷处理方案
  5. 拆迁纠纷处理指南:权益维护与解决途径
  6. 农场私人承包土地使用权转让纠纷处理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7. 土地承包法律纠纷处理一本通的内容是什么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