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2-31
1. 发包方的主体:发包方主体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在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下,发包方主体应为村民小组,而非村委会。因为村民小组发包土地是基于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事实,并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代表村民小组集体进行。
2. 承包方的主体: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土地的农户,以及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在家庭承包方式中,如果承包方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承包方的主体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农户或个人。农户不仅指户主,还包括所有家庭成员,因为在家庭承包方式中,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接受承包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正确的表述方式是在农户代表人姓名后加上“承包经营户”作为当事人的称谓,并另行标注农户代表人的姓名、性别等自然情况。家庭承包方式旨在保护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使他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其他方式承包体现的是效率原则和主体多元化,旨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司法解释第20条在规定一地多包纠纷处理原则时,优先保护家庭承包方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未依法登记的情况,各方主张的权利均为债权。根据债权平等原则,只能确定先生效的承包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为保护土地利用,司法解释第23条第3项规定,已依法合法占有并实际承包经营的人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但争议发生后一方强行先占的,不能作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据。此外,司法解释第20条仅强调“依法登记”,并未规定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这意味着只要在登记机关登记,已满足物权法意义上的公示要件。
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产生于承包合同,但其性质不仅限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还是一种与债权不同的物权。《物权法》已明确其为用益物权。承包经营权人在法定的承包期内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承包地被依法征用或占用,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使用土地的权利,其实现以占有土地为前提,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对他人的侵害享有物权请求权和占有诉权,以保护自己对承包土地的完全占有和使用。对于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通过其他方式(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承包农村土地的,由于当事人通过承包合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承包期限,一般作为债权予以规范和调整。但如果承包方依法登记取得经营权证书,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物权效力,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其他方式的流转。
根据2009年6月27日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这有利于妥善解决此类案件。司法解释第26条对相关纠纷案件处理中,特别强调了调解问题的规定。因为简单处理此类案件可能会产生负面效果,不利于生产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调解以合法为原则,但并不意味着在民事行为无效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调解。在不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否定相关民事行为的效力,并在特定当事人之间进行调解,仍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果。在处理纠纷过程中,应坚持以调解为主导,充分发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引导作用,利用当地政府、民调组织以及老长辈、老党员、老干部的力量参与和支持调解,通过灵活有效的措施解决此类纠纷。
随着政府免收农业税并给予补贴政策的出台,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土地承包可以获得较大收益,因此许多以前撂荒弃耕的土地现在又有人要求耕种。一些自行流转土地的农户也纷纷收回土地,而一些未分到土地的农民也开始要地。在处理这类纠纷时,首先要考虑保护原承包农户的利益,其次才能兼顾第三方的利益。根据司法解释第6条规定,对于承包方要求返还承包地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在家庭承包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享有的是一种物权,如果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或另行发包给他人,都构成对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侵害。
当然,如果承包方在承包期内自愿交回承包地,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然而,该法条以及司法解释第10条对此作出了严格限制,即承包方自愿交回承包地的,应提前半年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方。由于在需承担农业税费的阶段,农民对土地投入较大,收入较低,放弃承包土地进城务工现象普遍存在,发包方多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并在土地上进行合理投入。作为利益的既得者,承包方应对第三人进行补偿,以实现利益平衡原则。多年来,我们法院审理了多起此类案件,案情并不复杂。如果仅仅判决解决案件,那将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社会效果如何?通过判决能否彻底解决各方矛盾?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发包方在发包过程中程序上违反规定,确认合同无效完全没有问题。但第三人已实际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如果做出这样的判决,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法院积极调解,平衡各方利益,通过调解的方式妥善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