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效力的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地役权法律知识

地役权效力的规定

点击数:56 更新时间:2024-10-21

 
22044
地役权是随带在不动产上的一种权利,是指不动产拥有人为了自己不动产更好地利用,与其他不动产权利人协商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的行为。地役权作为一种权利,那么地役权效力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地役权的设立和效力规定

地役权的设立和登记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地役权的设立是在地役权合同生效时产生的。如果当事人希望对地役权进行登记,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的地役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关于地役权登记的必要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地役权的设立应当进行登记。地役权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可以对抗任何第三人。如果地役权不通过登记进行公示,将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例如,地役权人和供役地权利人达成协议设立地役权,这实际上是在供役地上设立了负担,导致供役地的价值减少。如果供役地权利人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第三人时,第三人并不知道该土地上已经设立了地役权,仍然按照没有负担的土地价值购买,必然会遭受损失。因此,地役权的设立、变动或消灭都应该进行登记,只有通过登记才能使地役权对抗第三人产生效力,并维护第三人的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关于登记对抗的原则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将登记生效作为基本原则,将登记对抗作为例外。根据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以及消灭都采用登记生效的主义。将地役权的登记效力规定为登记对抗的主义,将会造成法理上的混乱。未经登记的地役权只是合同约定的,只能对抗合同当事人的地役权。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的考虑

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役权80%至90%都没有进行登记,为了方便群众,减少成本,我国物权法实行登记对抗的主义。根据该主义,地役权在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的地役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地役权的设立和登记对抗原则

根据我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的规定,地役权的设立是在地役权合同生效时产生的。如果当事人希望对地役权进行登记,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的地役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登记对抗的必要性

一种观点认为,地役权的设立应当进行登记。地役权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可以对抗任何第三人。未经登记的地役权可能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例如,地役权人和供役地权利人达成协议设立地役权,这实际上是在供役地上设立了负担,导致供役地的价值减少。如果供役地权利人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第三人时,第三人并不知道该土地上已经设立了地役权,仍然按照没有负担的土地价值购买,可能遭受损失。因此,地役权的设立、变动或消灭都应该进行登记,只有通过登记才能使地役权对抗第三人产生效力,并维护第三人的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登记对抗的原则

另一种观点认为,登记对抗应当作为例外。根据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以及消灭都采用登记生效的主义。未经登记的地役权只是合同约定的,只能对抗合同当事人的地役权。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的考虑

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役权80%至90%都没有进行登记,为了方便群众,减少成本,我国物权法实行登记对抗的主义。根据该主义,地役权在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的地役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地役权,地役权最好进行登记。
延伸阅读
  1. 地役权的设立时间
  2. 地役权合同的生效条件
  3. 地役权的设立形式
  4. 地役权合同登记的注意事项
  5. 地役权生效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物业不作为,业主如何维权
  2. 一、办理入住手续
  3. 商品房住宅保修期
  4. 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
  5. 房屋保修期的定义和概述
  6. 业委会:组织和权力
  7. 业主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