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产房已卖能否让租房人搬走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租赁 > 房屋租赁纠纷法律知识

公产房已卖能否让租房人搬走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4-20

 
21509
公产房就是公有住房,这个是属于一个住宅一般都是由国家或者是工作单位进行建造销售的,那么在自己的房子已经卖给了他人的时候,这个时候租房的人可不可以搬走了?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公产房出售对租房人搬迁的影响

公产房的性质和分类

公产房,也称为公有住房或国有住宅,是由国家、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投资兴建并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其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归国家所有。根据房改政策,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分为两类:可售公有住房和不可售公有住房。这两类房屋都属于使用权房。

公产房的性质解释

公产房是中国特殊体制下的产物,是指相对于个人所有权的私有住房而言的公有住房。一般个人只有承租权而没有所有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公房使用者享有对公有房屋的占有、使用、部分收益和有限制处分的权利。

根据产权人的不同,公产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直管公有住房:由政府接管、国家出租、收购、新建、扩建的住房。大部分由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直接管理出租和修缮,少部分免租给单位使用。
  2. 单位自管产:指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单位拥有的住房,俗称企业产。
  3.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产权人,分配或出租给单位员工居住使用的房屋。

前两种类型的房屋通常可以进行交易,而在北京进行交易时通常需要获得上市许可证。

公产房能否继承的争议

公产房能否继承的问题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争议,各方意见不一,很难达成统一。公产房的特殊形态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事物。在法律上,公产房的产权是模糊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许多问题是通过政策性的临时规定进行调整的,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存在矛盾。

从法律角度来看,公产房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利存在某种脱节的联系,是一种不完整的不动产所有权。例如,公产房的承租人可以通过租赁房屋获得一定的收益,其承租人的继承人也基于某种优先权继续获得房屋的租赁收益。

根据中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一般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对于公产房承租人来说,他们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因此公产房不在遗产范围内,依法不能继承。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公产房继承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缓冲处理。许多认为公产房可以继承的人认为住房是父母辛勤劳动的成果,住房就是一种“遗产”,因此可以由继承人继承。尽管这种要求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但符合中国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

公产房继承的实践处理

从社会安定和和谐的角度考虑,一般来说是可以变更公产房的承租人的。根据建设部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住宅用房的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时,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的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租该房屋。

延伸阅读
  1. 拆迁利益的分配问题在离婚案件中的应用
  2. 法律规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有哪些
  3. 拆迁出租房屋的补偿方式
  4. 拆迁没分房离婚怎么判
  5. 回迁地办理土地转让的费用是多少

房屋租赁热门知识

  1. 租房子可以解除合同吗
  2. 租房投诉中介应该向什么部门投诉
  3. 二房东违建隔断客厅出租违反哪个法律
  4. 租房合同没有到期提前退房有违约金吗
  5. 租店面签合同最短时间可以签多久
  6. 房屋转租时哪些行为能得到法律的承认
  7. 如果出租人不同意转租如何办
房屋租赁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