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1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中公房使用、承租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夫妻结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在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情况下,离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分割公房权益。无论是婚前一方还是婚后双方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另一方都有权要求分割公房权益。
在处理公房使用权归属问题时,法院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将公房使用权判给带孩子的一方,尤其是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应判归女方抚养。
2. 在男女双方在同等条件下,照顾女方,因为离婚对女方的伤害和打击要比男方大。
3. 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
4. 照顾无过错一方,主要指由于谁的原因造成了夫妻离婚,如一方有婚外情、赌博等不良嗜好,或道德品质败坏。
5. 参考公房产权人(单位)的意见,决定判给男方或女方。
如果一方无权取得公房使用权,则不存在补偿问题。如果双方均有权取得公房使用权,由于使用权最终只能判给一方,因此得房方应向未得房方进行适当补偿。目前尚无明确规定,但可以参照拆迁的补偿标准,以获得安置的一半作价补偿给另一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的司法解释,如果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了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的所有权归属,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待取得房屋产权证后,任何一方可以另行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