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17
诉讼不如仲裁,仲裁不如调解,而调解又不如预先防止发生法律纠纷,这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将调解与仲裁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能促使纠纷得以更快更经济地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结合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现实性体现了许多优点。首先,它省掉了一个程序,从过程上体现了很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其次,由于仲裁员进行调解,其成功率更大。第三,通过仲裁与调解相结合而达成和解,则更有利于保持甚至加深当事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扬长避短。仲裁的自主性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体现,允许当事人选择解决具体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协议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需要仲裁的事项、仲裁的地点、仲裁的程序、机构、人员,甚至可以自主地选择所适用的实体法。这有助于消除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仲裁者间的敌对情绪,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仲裁的便利性体现在其程序简便、方式灵活、解决纠纷讲求效率与公正,而且一般不公开审理。这对保守商业秘密和维护商业信誉是十分重要的,也有利于当事人间及当事人与仲裁者间的沟通。
仲裁的经济性体现在其一裁终局的制度,解决纠纷速度快,所需费用也相对较低。这对于主要分歧在事实方面而非法律方面的纠纷,当事人更倾向于采用仲裁方式。
仲裁的不公开性是保护商业信誉和当事人隐私的需要。仲裁多涉及商业信誉,当事人发生财产权益纠纷,往往不愿公示于众,为当事人保密,便成为仲裁的显著特征。仲裁不公开审理是就纠纷的外部环境而言的,对于当事人纠纷的内部分歧,则是根据公开辩论的原则充分表达各自观点,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体现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