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要件之主体要求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09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要件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在国际商事仲裁协议中,当事人应当明确表示愿意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这意味着仲裁协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双方当事人共同表示的意思:仲裁协议是一种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如果只有一方表示意愿,那么最多只能构成要约或要约邀请。一方提交仲裁的意愿在未得到对方认可时是无法实现的。2. 真实的意思表示:这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做出意思表示,而不是在外界的强制或影响下做出虚假的意思表示。然而,如果因为欺诈而一概否定欺诈行为下达成的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可能不妥。应该承认该仲裁协议存在瑕疵,同时将最终决定该仲裁协议是否有效的权利交给受欺诈的一方。如果受欺诈的一方表示同意,那么可以认定该仲裁协议经过修正而获得了效力。否则,该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3. 有利害关系的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4. 明确、肯定的意思表示:仲裁协议必须明确表示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一裁终局,或裁或审,具有排除法院管辖权的效力。
当事人的行为能力
在各国私法中,自然人享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法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无民事行为能力或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所进行的法律行为通常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效果。尽管许多国家规定了受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在限定范围内进行某些民事行为,但通常仅限于受益性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常规行为。因此,在讨论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时,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仅限于完全行为能力。根据1958年《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即《纽约公约》)和1985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即《示范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在订立仲裁协议时处于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被请求承认和执行裁决的主要机关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拒绝承认和执行相关裁决。